杨保军:挖掘传统营城智慧,唤醒永新城市灵魂
编辑:拉扎罗
2019年4月,CBC建筑中心古城复兴项目“重见永新”计划正式启动。“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以打造国内“古城再生样本”为目标,复兴古城文化内涵,重构古城生态圈,夯实古城产业基础,最终实现永新古城的全面复兴。CBC以“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大师工作营为手段,邀请规划、景观、策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永新,为永新古城的全面提升群策群力。
其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担任“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的总规划师。以杨院长为领衔的中规院团队,负责本次永新古城总体的保护更新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鸟瞰图 © 中规院
规划设计鸟瞰图 © 中规院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古称楚尾吴头,是一座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古城是永新历史文化的集中载体,是永新人的文化归宿、精神家园。找寻古城在历史演进中被湮没的内在秩序及特色,深入挖掘古城传统营城智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重塑永新城市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团队领衔专家杨保军院长,是我国规划行业杰出的学者和实践者。他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重大规划项目,并获得多项规划及设计大奖。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北川、玉树的灾后重建及雄安新区规划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是全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学术信息中心。项目覆盖了城乡规划研究、设计和咨询的所有专业领域,以及建筑设计、市政工程等工程领域,承担的业务遍及全国各地,并已涉足海外的规划设计咨询领域。近年来,中规院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汶川、玉树、舟曲、芦山灾后重建的大量规划工作,承担完成了援疆、援藏、援青及大量扶贫、支边工作。
“永新是一座平凡的城市,它不像平遥丽江特色风貌那么凸显,文物古迹那么丰满。但是透过这些平凡的外表,从历史文化、山川形胜入手,就会发现这座城市千百年的营建中蕴藏着很多密码,就会在平凡中发现它的不凡。”
——杨保军
设计理念源泉:永新古城营城六法
永新古城营城六法 © 中规院
古城发展定位与保护更新理念
古城发展路径比较 © 中规院
古城发展定位 © 中规院
“充分利用古城再生项目的良好契机,以尊重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前提,探索政府、市场、设计师、居民和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下的小规模渐进式保护更新模式和机制,合理有序地推进保护更新项目的实施。”
古城保护更新理念 © 中规院
规划思路:古城更新四大策略
| 如何将城市融入绿水青山?
策略1:山水格局融入
山体周边建设控制示意 © 中规院
山-水-城关系修复意向 © 中规院
理水智慧传承与水系分类提升 © 中规院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有荫地脉、养生气、招财源之功能。永新古城选址于禾水河畔的小盆地,史料载禾水“环绕于城南而东注,风气完密,人文蔚起……科第之盛,视九邑称最焉”。永新古人在理水方面积累了很多智慧和经验。规划充分传承古人智慧,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
规划将永新水系分为城市段、郊野段。城市段主要建设亲水、戏水、观水的一江两岸风光带,增设亲水设施、组织水上游线、疏浚南北干渠堵塞段并标识历史信息;郊野段主要目的为恢复自然野趣,修复驳岸、湿地、滩涂等。
山水廊道组织 © 中规院
山水意向感知 © 中规院
滨水景观引导 © 中规院
策略2:空间网络修补
永新古城传统格局特征 © 中规院
传统格局延续示意 © 中规院
通过空间网络织补修复,延续“一横三纵(禾川东大街、北门街、民主街、幸福路)为骨架,滨江空间为特色,公共空间点缀其中”的永新古城传统格局意向。
建筑高度控制引导 © 中规院
对于永新这样的山水小城,建筑高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规划以山水形胜为参照,制定了分区建筑高度控制要求,对现状超过高度控制上限的建筑不采用一刀切的整体降层或拆除,建议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模式逐步进行更新。
交通系统优化 © 中规院
“古城的交通组织要突出一个‘静’字,整体交通网络强调通而不畅,不能简单拓宽道路。尤其核心区域和景观资源丰富的滨江等区域,要以步行为主,强调人的体验。”
——杨保军
公共空间完善 © 中规院
| 如何重现古城风貌?
策略3:特色风貌重现
现状建筑风貌评估 © 中规院
分类改造设计 © 中规院
古城风貌分区 © 中规院
| 如何激发古城活力?
策略4:功能活力提升
通过特色功能业态的植入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延续传统社会网络,倡导全民参与,共创品质永新。
功能业态优化 © 中规院
永新县域文化旅游线路组织 © 中规院
核心区详细设计
核心区范围 © 中规院
核心区规划设计总平面 © 中规院
核心区规划设计鸟瞰图 © 中规院
核心区规划设计夜景鸟瞰图 © 中规院
核心区功能布局 © 中规院
通过五带——民俗文化体验带、古城记忆展示带、红色文化展示带、郊野生态游憩带、古城综合服务带,串联多个特色片区丰富古城功能,提升古城活力。
慢行系统 © 中规院
核心区以慢行为主,主要街巷通过交通管控政策限制机动车通行,疏通小街小巷,促进慢行系统的特色化、网络化。
景观格局 © 中规院
核心区形成“一带、一廊、两轴、多点”的网络化景观结构,保证南北向观山、亲水通廊的延续。充分利用现状空地、拆除废旧建筑等形成多个口袋公园。
杨保军院长领衔的中规院规划团队 © 中规院
A:永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东汉建制到今天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千百个历史县城的标本,既有历史县城的普遍特征,又有自身鲜明的性格。因此,我们提出向历史问道,向古人学习。经过初步梳理,我们把永新千年以来沉淀的营城智慧归结为几个方面。
第一,城与山形水势的关系。不论是选址还是历代营建,永新与自然山水地势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山形水势,形成不规则的城市形态,符合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之理。尤其是古人的“理水”智慧让人叹为观止,为了解决古城所在小盆地的防洪、腹地灌溉等问题,北宋时期永新在河上游修拦水坝和堰渠,引水入城,保证了城市的供养。同时在城市内部依托人工水系建造了重要文化设施,如秀水书院。城市下游水流湍急处,建了一座绿洲,名为浮玉洲,洲上建一座阁,名为文星阁,形成孤洲高阁的景观。
永新古城踏勘 © CBC
中规院团队及北林团队在永新大师工作营现场讨论 © CBC
中规院团队与北林团队、CBC团队在永新大师工作营现场讨论 © 中规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大师工作营规划团队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中共永新县委、永新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永新县“重见永新”古城老街改造项目领导小组、CBC 建筑中心
学术支持:全球城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CBC大师工作营
在全球交流与竞争日益频繁的今天,当我们面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时,设计团队间的思维碰撞使得解决地方发展问题的途径变得丰富多样起来。如此聚顶尖大师之智、汇各方之力打造的国家重大项目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此背景下,CBC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师工作营”的模式——通过前瞻性的联合规划设计,群策群力,集结多家顶尖大师团队的力量,进行“面对面”设计,发挥所长,各有侧重。以“大师工作营”的方式建立一支高规格的研究型设计工作团队,系统性地将整体规划、基础建设、产业动力、公共服务等职能有机性的系统考虑,避免功能不协调等问题。
Q1:CBC建筑中心是什么?
CBC建筑中心是中国城乡创新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与研究机构之一,以“大师工作营”“设计竞赛”“集群设计”等方式,为各地政府解决城乡发展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寻找创新的、有意义的城乡发展策略。
Q2:CBC建筑中心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是什么?
CBC建筑中心力求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策划、设计、建设、运营、品牌、资本“六位一体”的系统性工作平台。以产业为先导,进行设计提升、文化重塑、资源导入、资本引入、业态打造、运营机制建立。
Q3:CBC建筑中心做过哪些品牌项目?
CBC建筑中心近年来在旧城更新、乡村振兴、古城再生、区域振兴等多个城乡发展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探究立足中国的城乡创新发展新模式。